製藥凍幹機是製藥行業(尤其是生物製藥和注射劑領域)的關鍵設備。它通過冷凍、真空和加熱三個基本步驟,將藥品中的水分直接從固態(冰)升華成氣態,從而在不破壞藥物結構的情況下實現長期穩定保存。
以下是其核心知識點的詳細說明:
一、 為什麽製藥行業青睞凍幹技術?
1.保持藥物活性:對於蛋白質、疫苗、多肽、酶等熱敏性生物製品,高溫幹燥會使其失活。凍幹過程在低溫下進行,能大程度地保護藥物的活性成分。
2.形態穩定:凍幹後的產品呈疏鬆多孔的“蛋糕狀”結構,複溶(重新溶解)速度極快,便於臨床使用。
3.延長保質期:通過去除水分,抑製了微生物的生長和酶促反應,使藥品在常溫下能穩定保存數年。
4.劑量準確:凍幹過程能精確控製殘留水分,確保每瓶產品的劑量一致性。
二、 製藥凍幹機的核心組成部分
一台完整的製藥凍幹係統主要由以下幾部分組成:
| 核心部件 | 功能與要求 |
| 凍幹箱 | • 材質:通常為316L不鏽鋼,內外表麵鏡麵拋光,保證易清潔。 • 功能:放置藥品的腔室,內部有可冷卻和加熱的板層,用於承載產品並控製其溫度。 |
| 真空係統 | • 由真空泵和羅茨泵組成,用於抽取係統內的空氣和水分,建立並維持升華所需的真空環境。 |
| 製冷係統 | • 功能:為板層和冷阱提供冷量。 • 冷媒:通常采用環保製冷劑。對於要求極低的產品,會采用複疊式製冷係統,可達-80℃甚至更低。 • 冷卻方式:矽油循環,通過泵將冷/熱的矽油在板層內循環,精確控製溫度。 |
| 冷阱 | • 功能:作為“水分捕集器”,在升華過程中捕獲從產品中升華出來的水蒸氣,使其重新凝結成冰。 • 位置:位於凍幹箱和真空泵之間。 • 溫度:其溫度必須遠低於板層溫度,以形成足夠的蒸汽壓差,驅動升華進行。 |
| 控製係統 | • 核心:現代凍幹機均采用PLC(可編程邏輯控製器)+ SCADA/HMI(人機界麵) 的自動化控製。 • 功能:可編程、存儲和重複運行複雜的凍幹工藝曲線,實時監控並記錄產品溫度、板層溫度、冷阱溫度、係統真空度等所有關鍵參數,確保生產過程符合GMP數據完整性要求。 |
| CIP/SIP係統 | • CIP(在線清洗):通過噴淋球等裝置,自動對凍幹箱內部進行清洗,確保無交叉汙染。 • SIP(在線滅菌):通過純蒸汽對凍幹箱和冷阱進行滅菌,這是生產無菌注射劑的重要功能。 |
三、 凍幹工藝的三個核心階段
1.預凍階段:
•將產品溶液凍結成固體。
•關鍵:溫度必須降至產品的共晶點溫度 以下,確保凍結,否則在升華時會出現“噴瓶”或熔化。
2.一次幹燥/升華幹燥:
•在真空下,對板層緩慢加熱,提供升華所需的熱量,將冰直接升華除去。
•此階段除去的是自由水,約占全部水分的90%以上。
•關鍵:板層溫度、真空度的控製至關重要,必須在產品共熔點溫度以下進行,否則產品會發生“塌陷”,結構被破壞。
3.二次幹燥/解析幹燥:
•升華完成後,產品中仍含有少量結合水。通過進一步提高板層溫度,打破水分子與藥物的結合,將其除去。
•目標:將產品的殘留水分降到極低水平,以確保長期穩定性。
四、 製藥凍幹機的分類
| 分類方式 | 類型 | 特點與應用 |
| 按規模 | 實驗室型 | 用於處方篩選、工藝開發和小批量樣品生產。 |
| | 中試型 | 用於工藝放大和臨床一期、二期樣品生產,是連接實驗室與生產的橋梁。 |
| | 生產型 | 用於商業化大規模生產,板層麵積大(從幾平米到幾十平米),自動化程度高,配備完整的CIP/SIP係統。 |
| 按無菌性 | 非無菌型 | 用於非最終滅菌的原料藥或特殊材料。 |
| | 無菌型 | 配備SIP係統,用於生產無菌注射劑,是主流製藥機型。 |
五、 關鍵性能指標與行業要求
1.板層溫度均勻性:各層之間、同一層不同點的溫差應極小,這是保證整批產品質量均一的基礎。
2.真空泄漏率:係統的氣密性必須好,確保工藝過程中的真空度穩定。
3.凍幹周期:優化工藝,縮短整個凍幹時間,是提高生產效率、降低成本的直接途徑。
4.合規性:
•材質與表麵:必須符合衛生級要求,易於清潔和滅菌。
•數據完整性:所有工藝數據必須可歸因、清晰、同步、原始、準確,並且完整可追溯。
•驗證:設備需要完成IQ(安裝確認)、OQ(運行確認)、PQ(性能確認),證明其能穩定生產出符合預定標準的產品。
六、 選購要點
為製藥企業選擇凍幹機時,需綜合考慮:
•產品特性:產品的共晶點、共熔點溫度決定了所需設備的製冷能力和控溫精度。
•生產規模:決定選擇實驗室型、中試型還是生產型。
•合規要求:必須選擇符合GMP要求、具備完整驗證文件包的設備。
•自動化與信息化:先進的控製係統和與MES(製造執行係統)的接口能力是未來智能化工廠的基礎。
•供應商支持:供應商的技術實力、售後服務(備件、維修、工藝支持)至關重要。
七、蕾丝视频APP网站入口中式凍幹機展示



